全国两会·梅州声音丨李杏玲受访谈教育惩戒权:教师要敢用、善用、慎用
作为教育界代表,全国我市全国人大代表、梅州广东梅县东山中学英语教师李杏玲受CETV1(中国教育电视台)节目组邀请,声音受访善用慎用AG超玩会入口直播连线就《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(试行)》正式施行以及教师如何把握惩戒“度”畅谈看法。丨李敢用
“教育惩戒权的杏玲到来,既是谈教对学生的保护,也是育惩对教师的一种尊重。”李杏玲说,戒权教师赋予老师教育惩戒权,全国出发点是梅州好的,但在实际实行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阻力。声音受访善用慎用AG超玩会入口因为长期以来,丨李敢用教育惩戒和体罚的杏玲边界不清楚,惩戒“度”难以把握,谈教老师们形成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育惩“明哲保身”的观念和习惯,以至于面对“问题”学生,大部分教师依然不敢大胆行使教育惩戒权。
教师应该怎样把握教育惩戒“度”?李杏玲认为应从三个方面着手:一是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尽快将相关文件精神推广宣传落实到位,鼓励教师放心管、大胆管;二是教师要提前吃透《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(试行)》的实施细则,做到依法依规合理使用教育惩戒权;三是教师要在关爱学生的基础上适当惩之有法,引以为戒,时刻牢记惩戒≠体罚,惩戒只是教育手段,而不是教育的目的。
“教育本身是一个复杂的过程,学生也并非一‘惩’就改,需要建立良好师生关系、正确引导、爱心感化、耐心等待等多种方法共同推进。”亲其师则信其道,李杏玲说,教育惩戒权是把“双刃剑”,利用得好可以培养学生更加健康的人格,但利用不好则会给孩子带来创伤。所以对于教育惩戒权,教师应敢用、善用、慎用。
本报记者:林婉萍
编辑:张莹娜
- ·家禽企业30强榜单出炉!温氏稳坐第一,圣农白鸡产能超7亿羽
- ·炮制假新闻、有偿删帖……最高检发布依法惩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犯罪典型案例
- ·宝兴联社 宣传金融知识 维护消费权益
- ·参加外地看房团 报名务必要谨慎
- ·沙尘暴蓝色预警持续!北方多地明日将迎扬沙天气
- ·明年1月1日起,百白破疫苗免疫程序有调整
- ·做负责任的企业 预防环境污染犯罪
- ·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刘跃进被提起公诉
- ·泽连斯基证实:乌方收到美国矿产协议草案 内容较之前大不同
- ·这项福利已覆盖全国 医保“家庭共济”范围扩大至近亲属
- ·预售合同签订后 买受人姓名不能随意变更
- ·元旦、春节将至,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发布提醒
- ·外包保洁员主动投靠境外情报机关 泄露3项国家机密
- ·市场监管总局抽查13种网售产品 137批次产品不合格
- ·宝兴县就业局与失业人员座谈“中国梦”
- ·上海地铁11号线遭吊车侵入受损区段部分恢复运营